先問大家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為沿著海岸線都是快速道路,高高的堤防阻擋了人與海接觸的機會,甚至彰化以南全都是沿海工業區,不然就是垃圾焚化廠,至於東半部只要是人可以接近得了的地方都丟滿了消波塊。 我們常常號稱台灣是個「寶島」,但是這些年來大量的海埔新生地、海港、海岸公路不斷建設,也丟下了大量的消波塊,造成如同「監獄台灣」般的水泥圍城,台灣「寶島」變成了台灣「堡」島。 即便以防範強浪與海岸侵蝕的功能而言,專家學者早就不斷呼籲,珊瑚礁,紅樹林等自然海岸,才是人類對抗天災最好的屏障,除了可以省下人民的納稅錢之外,也能夠讓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這也是建立海洋文化最基本的條件啊! 這些年來,有許多人夸夸而談台灣的海洋文化,說台灣是個海洋國家,其實,直至目前為止,我們從來沒有傳統的海洋文化,更不是海洋民族,所以當然更談不上是個海洋國家了,雖然幾百年來,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絕大部份民眾都是住在海島上沒有錯。 從歷史上來說,幾百年來,台灣民眾不管先來後到,大都是從大的陸地板塊那一端來的,所以從歷史文化到風俗民情,或起居作息,都還是屬於陸地的思惟,甚至到了台灣島這數百年來,因為很少接近海,很少看見海,所以也沒有產生新的屬於海洋的文化,甚至在地理上,我們雖然是一個海島,但是這個海島是個非常特別的海島,因為台灣的高山非常多,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二百多座,這麼多的高山擠在一座海島上,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面積是高山林地的島,我們簡直可以形容說:「台灣就是從海底冒出的一座山。」 的確,台灣是個島,因此我們離海很近,但是,我們卻是住在山裏頭,或者山邊,山腳下。 所以,說我們是海洋民族基本上是個誤解,台灣人是山的子民。 不過,台灣的確是個島,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寬容壯闊,勇於冒險,視野胸襟的恢弘,甚至常常面對海天一線自然生命所領悟呈現的純真浪漫,的確是值得追求或塑造的文化意象。很可惜的,若是我們沒有改變我們的環境,改變我們與海洋接觸的關係,在先天不足加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台灣的海洋文化只會變成海鮮文化! 君不見直至目前為止,各地縣市政府所想到推動海洋文化所舉辦的活動不是「鮪魚季」、「曼波魚季」就是「活魚幾吃」,台灣的觀光客到海邊,想到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大吃海鮮,從來沒有人會仔細的感受海,想像海所延伸出去的無限世界,台灣人念茲在茲的是有沒有好吃的海鮮。 至於先天不足的地方是,華人幾千年來,所有文人哲士口頭上追求所謂生命最高的境界「天人合一」,但是自古以來,華人思想中,從來沒有真正尊重過大自然,真正享受過大自然,陶淵明的田園之樂對於往後做官的大部份文人而言只是個藉口推託之詞,甚至是隱居終南山所盼望的「終南捷徑」。 華人口口聲聲講的「天人合一」真實的狀況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全都合到我們的肚子裏」。 當我們看不見海時,是不可能變成海洋民族的,只可能形成島國心態,島國心態與海洋民族剛好是個對立面,海洋民族象徵了勇於冒險,視野寬闊以及天真浪漫,至於島國心態則是胸襟狹窄,眼光淺短且勇於內鬥,當我們被高高的堤防給擋住,看不見海,只能朝內看,因為島的資源有限,當然只能勇於內鬥爭搶那小小的餅,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是何等的廣大啊! 從這些年台灣媒體報導所呈現的瑣碎,充斥雞毛蒜皮大小的事,明星政治人物的口水之爭可以連續數天數周佔據所有視聽焦點,不得不令人感慨,台灣真的變成了詩人陳克華曾經形容的:「整天只關心自己的肚臍眼,偶而抬起頭悲情的責怪別人為什麼不來關心我的肚臍眼」這樣的井底之蛙心態。 建築學上有一句名言:「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也就是說,人有能力改變環境,人也有能力選擇環境,可是人一旦住進去之後,環境就回過頭來改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個性,甚至改變我們的基因。 因此,假若想要塑造台灣的海洋文化,首先要讓老百姓從看得到海,可以親近海洋開始吧!(文訊雜誌專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